惊涛骇浪的意思

惊涛骇浪的意思

【释义】猛烈的风浪。语本三国魏・王粲〈浮淮赋〉。后亦用“惊涛骇浪”比喻险恶的环境。

【典源】三国魏・王粲〈浮淮赋〉(据《初学记・卷六・淮第五・赋》引)从王师以南征兮,浮淮水而遐逝;背涡浦之曲流兮,望马邱之高澨;泛洪橹于中潮兮,飞轻舟乎滨济;建众樯以成林兮,譬无山之树艺。于是迅风兴涛,钲鼓若雷;旌麾翳日,飞云天回。苍鹰飘逸,递相竞轶。凌惊波以高鹜[1],驰骇浪而赴质[2],加舟徒之巧极,美榜人[3]之闲疾[4]。白日未移[5],前驱[6]已届[7]。群师按部,左右就队,轴轳千里,名卒亿计。运兹威以赫怒,清海隅之蔕芥,济元勋于一举,垂休绩于来裔。

注解[1]高鹜:凌高疾驰。鹜,音wù,通“骛”,疾驰。

[2]赴质:奔赴目标。质,箭靶,引申为目标。

[3]榜人:船夫。榜,bèng。

[4]闲疾:熟习急速。闲,通“娴”。

[5]白日未移:白天还没结束。

[6]前驱:在最前方的引导部队。

[7]届:至、到。

【典故】“惊涛骇浪”原作“惊波骇浪”,出自于三国魏时王粲的〈浮淮赋〉。〈浮淮赋〉内容主要描述军队出征的壮盛场景,其中“凌惊波以高鹜,驰骇浪而赴质”二句的意思是说:出征的战船,凌驾于高起的浪头上,奔驰于汹涌的波涛中,勇往直前地奔赴战场。句中的“惊波”与“骇浪”,就是指极为凶猛激烈的波浪。后来“惊涛骇浪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猛烈的波浪,如宋・陆游〈长风沙〉诗:“江水六月无津涯,惊涛骇浪高吹花。”此外,亦可引申用来比喻险恶的环境,如:“老王的阅历丰富,不知经历多少惊涛骇浪。”

【书证】01.宋・陆游〈长风沙〉诗:“江水六月无津涯,惊涛骇浪高吹花。”02.宋・杜范〈军器监丞轮对劄子〉:“天下大势,如寄扁舟于惊涛骇浪之上,维楫不固,篙师不力,而安坐以幸其善济,盖亦难矣。”03.明・唐顺之《荆川先生文集・卷一一・书钱遇斋高尚卷》:“譬如贾人岁岁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,既抵于岸,而得晏然。”04.《孽海花》第二八回:“就为他们是海边人,在惊涛骇浪里生长的,都是胆大而不怕死。”【用法】㈠

语义猛烈的风浪。

类别用在“强风巨浪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①游艇在惊涛骇浪中剧烈摇晃,乘客饱受惊吓。

②台风来袭,海边尽是惊涛骇浪,游客千万不可靠近!

③这艘小船刹那间被惊涛骇浪吞没,幸好船员都平安获救。

④对于在海上作业的船员而言,他们早已见惯海上的惊涛骇浪。

语义比喻险恶的环境。

类别用在“处境艰难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①纵然前方有惊涛骇浪,我们也要勇往直前。

②老王的阅历丰富,不知经历多少惊涛骇浪。

③他受过许多艰苦的磨练,没有什么惊涛骇浪能难倒他。

④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惊涛骇浪,需要靠毅力去战胜它。

⑤你连这点小苦都无法忍受,怎么面对日后商场的惊涛骇浪呢?

⑥由于家人们的同心协力,这个家庭终于克服难关,渡过这场惊涛骇浪。

【辨识】形音涛,音táo。大波浪的意思。不可写作“滔”。

相关推荐

csol神器排名(csol神器图鉴)

csol神器排名(csol神器图鉴)

📅 08-20 👁️ 1651
【IE8i陪伴的这六年】IE80s上市之际 再谈IE8 IE8i IE80
华为年报

华为年报

📅 08-22 👁️ 8942